雷竞技raybetAPP近日,一则关于清华北大学子争抢“鹅腿阿姨”的消息窜上热搜,激发了不少人的好奇心:“鹅腿阿姨”是谁?

  据北京晚报报道,事情起因是一位原本在中国人民大学、北京大学卖鹅腿的阿姨,近期去了清华大学摆摊。实际上,“鹅腿阿姨”最早是在周边卖烤鹅腿,每天晚上九点多出摊,已经卖了近两年。现在阿姨突然被清华学生“抢走”,不少同学感到失落:两年的时光终究还是错付了。

  谁能想到,一个鹅腿能够走红网络,三大名校学生排队购买,演绎成了一出高校版的“三国大战”。据说阿姨有几十个微信群接受鹅腿预购业务,仅在就多达16个,在清华时间虽短也有9个之多,大有后来居上之势。只不过每个微信群只接受20个预定。从百不获一的程度看,鹅腿分明是“名优特产”,而阿姨,是妥妥的高校“顶流”无疑。

  说起来并不是稀有的食材,也没有华丽的包装,一个鹅腿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?原因在于,每一只鹅腿都是阿姨亲手冲洗、切配、腌制和烤制。她每天早上6点多就起床,一直忙到晚上天黑,两只手都被冷水泡得指关节肿大。如此用心地制作食物,既是对食材的尊重,也是对食客的关爱。所以“鹅腿阿姨”的鹅腿,有温暖的口感和活力满满的美味。

  其实,在每一所高校的周边,都有一条美食街;在每一个学子的心中,都有一家美食铺子。由此承载的青春和回忆,是他们难以忘记的美好事物。有同学们表示,他们舍不得“鹅腿阿姨”,主要是因为学校周边能选择的夜宵种类太少了。晚自习结束,能够吃到美味可口的鹅腿,是他们在繁重学业之余的一种慰藉。与其说学子们吃的是鹅腿,不如说他们享受的是美好的松弛时光。

  在这个充满欢笑的“鹅腿阿姨”争夺故事中,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因为一道美食而产生的情感交流,也看到了年轻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:当我们身处一个以绩效为取向的竞争社会,永远不要丢失对生活的感知力。即使在倦怠社会中,仍然可以通过寻找生活的意义去激发动力,学会并懂得欣赏和享受每一道美食,追寻每一刻微不足道的小确幸,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书写对生命的热爱。鹅腿和“鹅腿阿姨”这样的美好事物,便成为了同学们表达生活热情的载体。

  所以,名校学子争抢“鹅腿阿姨”,其实是他们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热爱。鹅腿作为串联几所大学的特殊符号,写就了这个美妙和神奇的校园插曲。